(二) 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549377896
三极管
简单的技巧:
- 箭头朝内 PNP
- 箭头一方发射极
- E(发射极)B(基极)C(集电极)
- 共 X 极放大电路,值得是 X 端接地
共射极放大电路
- 因为发射极为公共接地端,故命名为共射放大电路。
- 共射放大电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接法。
- 共射放大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增益都大于1,适用于低频情况下的应用,经常被用作放大集成电路中的中间级
几个注意点:
- VBQ != 0.7V
- VECQ 存在压降
- VBQ 电压由 RB1 和 RB2 决定
- IBQ 电流经过放大影响 ICQ 电流
- 反馈电阻 RE 是不能没有的[误,可以没有,参考第三章]
- 电路静态/动态分离分析
- RB1:RB2 调节两者比值可调节基极电流,基极电压
- RC 把放大的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(IBQ 影响 ICQ,从而影响 RC 两端电压)
- RE 提供直流负反馈,来应对IBQ电流变化,UBQ 基本不随温度变化,因此变化的电压是 UBE,温度变化影响三极管性能
共集电极放大电路(射极跟随(基极电压)器)
输入信号从三极管基极输入,从发射极输出,因为集电极为公共接地端,故命名为共集放大电路,又称射极跟随器。射极跟随器只有电流放大作用,没有电压放大作用,但有电压跟随作用。由于其极低的输出阻抗,极高的输入阻抗,而且频率特性较好,经常被用作放大集成电路中的输出级
几个注意点,经过我的试验:
- UE = UB - 0.7V,并且负载两端电压始终和基极输入电压保持这样的关系
- 改变 RB 可以改变基极电流,从而改变发射极电流,从而改变负载两端电压
- 但是这个静态电路和动态电路不一样,就搞不懂了
- 射极跟随器的电压增益仅为1,而且由于集电极电容接地,因此不会发生密勒效应,频率特性会变好
共基极放大电路(电流跟随器)
输入信号从三极管发射极输入,从集电极输出,因为基极为公共接地端,故命名为共基放大电路。共基放大电路只有电压放大作用,没有电流放大作用,但有电流跟随作用。由于其极低的输入阻抗,且其高频特性特别好,常常用于高频或宽频带低输入阻抗的应用场合或高频放大器来使用
比较
(1) 共射电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,输入电阻居三种电路之中,输出电阻较大,频带较窄。常作为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单元电路。
(2) 共集电路只能放大电流不能放大电压,是三种接法中输入电阻最大、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,并具有电压跟随的特点。常用于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,在功率放大电路中也常采 用射极输出的形式。
(3) 共基电路只能放大电压不能放大电流,具有电流跟随的特点;输入电阻小,电压放大倍 数、输出电阻与共射电路相当,是三种接法中高频特性最好的电路,常作为宽频带放大电路。
License:
CC BY 4.0